活性污泥是由微生物群体及其吸附、粘附的有机无机物质所组成,具有生物活性的絮凝体,由于对水质的适应性强、易于控制等优点,成为水处理最常见的一种方式。
活性污泥表面看起来是悬浮在水中的球状菌体,当污泥菌胶团维持不住当前结构时,活性污泥就会发生膨胀。
污泥发生膨胀的原因有以下几类:
丝状菌膨胀:活性污泥絮体中的丝状菌过度繁殖,导致膨胀,促成条件包括进水有机物少,F/M太低,微生物食料不足;进水氮、磷不足;pH值低;混合液溶解氧太低,不能满足需要;进水波动太大,对微生物造成冲击。
非丝状菌膨胀:由于进水中含有大量的溶解性有机物,使污泥负荷太高,而进水中又缺乏足够的N、P,或者DO(溶氧)不足。细菌很快把大量有机物吸入体内,又不能代谢分解,向外分泌出过量的多糖类物质。这些物质分子中含羟基而具有较强的亲水性,使活性污泥的结合水高达400%(正常为100%左右),呈黏性的凝胶状,无法在二沉池分离。另一种非丝状菌膨胀是进水中含有较多毒物,导致细菌中毒,不能分泌出足够量的黏性物质,形不成絮体,也无法分离。
那么如何有效控制污泥的过渡膨胀呢?首先应加强管理操作,经常检测污水水质、曝气池内溶解氧、污泥沉降比、污泥指数和进行显微镜观察,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,如加大空气量、及时排泥、在有可能时采取分段进水,以减轻二沉池的负荷。
基本上各种活性污泥工艺都会发生污泥膨胀现象,一旦发生后都需要花时间调整,我们可以采用污泥厌氧法、SVI、污泥浓度等方法进行定期监测。